李爱国看了一眼夏中肃教授:“老夏,现在下达临时调度指令!”
“是!”夏中肃教授看向两个早就等待就绪的研究员:“下达临时调度指令。”
一个研究员拿起电话接通了第十二闭塞区间上的扳道站:“通知131次列车以三十公里每小时的度运行。”
另一个研究员拿起电话通知了第十四闭塞区间上的扳道站:“通知1272以五十公里每小时的度运行。”
命令下达后,大会议内一片寂静,众人现光点的度生了变化。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数百公里外传回消息。
二十分钟后,电话响起:“这里是刘家桥扳道站,1272列车刚刚以五十公里每小时的度穿越了第十三闭塞区间,时间上午九点十五分零三秒。”
这边电话还没挂掉,另外一边电话铃声响起了:“这里是黄店扳道站,131次列车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度进入第十三闭塞区间。
火车司机曹文直预计区间行车度为五十公里每小时,将在十点零一分左右脱离闭塞区间。”
两个负责输入的研究员在键盘上啪嗒啪嗒一阵敲击,铁路网上的火车运行情况再次更新。
李爱国趁热打铁,继续说道:“由于目前铁路网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所以现阶段只能通过电话来实现调度。
一旦各个站点都配备了小型机,并使用电话线将这些小型机相互连接起来,那么全国铁路将会真正构成一张庞大无比的网络,一张能够实时精准调度的级大网。”
此话一出,原本寂静一片的会场内,再次响起了一阵倒吸气的声音。
“原来铁路网是这个意思。”
“这玩意儿简直是个宝贝啊,有了铁路网,咱们就能及时高效地调度列车,火车提工作那可就指日可待了。”
“我觉得这铁路网的意义远不止于调度,它既然能如此快地传递信息,是不是也能在其他行业大显身手呢?”
此时的李爱国也没有预料到,在不久的将来,他一手搞出来的铁路网竟然取代了小美家的阿帕网,成为了后世互联网的鼻祖。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看完了铁路网的演示,会场内的情绪分为两种。
一种是热情高涨,恨不得马上在各地安装铁路网专用小型机,完成铁路网的布局。
另外一种则是感到深深的无奈。
曹副主任在彻底弄明白铁路网的巨大作用后,眼珠子滴溜一转,心中迅盘算起来。
他“噌”地一下站起身,高高举起手:“滕部长,我坚决全力支持铁路网项目。
我坚信,在您的卓越领导下,铁路网必将成为咱们铁道部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放出的一颗璀璨耀眼的大卫星。”
此刻,他心里暗自庆幸,多亏刚才听从了老领导的建议,只是针对红星计算所的资金投入产出问题难,而没有直接把矛头指向滕部长或者李爱国个人。
这样一来,还能给自己留有余地,毕竟这还算是就事论事。
滕部长似乎早就看穿了曹副主任的那点小心思,对此只是轻轻一笑,并未理会他。
而是缓缓转过头,看向老领导:“您觉得这个铁路网如何呢?”
“后生可畏啊!”老领导被点到名,不慌不忙地坐直身体,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李爱国同志竟能明出如此神奇的铁路网,真可谓天纵奇才。
依我看,应该把他调到部里工作。正好,总务办公室还缺个主任,我瞧李爱国同志就挺合适嘛。”
总务办公室是铁道部沿袭民国时期铁道部的一个机构,最开始的时候负责文书、人事、财务等综合事务。
这两年因为铁道部们缺乏专门的思想教育机构,总务办公室的大部分工作是配合铁道部干部学校,承担干部培训和思想教育职责。
总务办公室主任虽然级别不高,只是副司长级别,却因为凡事都能插一手,在部里面的权力很大。
总务办公室一直是老领导的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