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人间政道 > 第1603章 跨市调整(第2页)

第1603章 跨市调整(第2页)

姬小花调到紫寺担任副市长后,与蓝京的幽会反而变得不方便起来,女干部是非多啊,尤其她这样引人注目的美女干部,何况又是蓝京从七泽带来的,一言一行格外惹眼,没办法只能偶尔溜到省城解渴。

除此之外蓝京这段时间倒过得又舒心又逍遥,堪称从正以来最轻松的时刻:

两个国家级重点项目相继结束投入运营,铁路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带动城北新区中下游产业链,将近二十家工厂机器隆隆日以继夜地生产,喜人局面令得蒙小胖等商业伙伴暗中出售变现进程加快,且都谈到比较高的价格;大西北国家级动漫和数字出版基地建成后,迅速与紫寺融合媒体展开全方位合作,很短时间内便确立在大西北动漫界、数字出版界顶流地位,半年内完成签约三十多个亿,强有力促进文化产业飞跃式发展。

万亩花海全面开花,姹紫嫣红,阵阵花香香遍整个紫寺城;万亩大草原如诗如画、万亩牧场绿草茵茵,引来游客如织尽情徜徉在蓝天白云,团团羊群牛群之间;万亩科农副产业生产基地仿佛巨大的宝藏,上百款各式珍品、补品、精品总有让人掏腰包购买的冲动;气势凝重的人造山,规模浩大的防风林郁郁葱葱,令人不由感叹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奇迹。

以墨族精心修建的清真寺为代表的寺庙建筑群全面向游客开放,正如蓝京由始至终强调的,我们没有刻意突出谁,也没有刻意打压谁,这正是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体现,虽然这种平等与大西北大环境格格不入,但必须要有人顶住压力做,然后才会有人慢慢跟进,所以我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改制后焕发活力的钢铁三厂轻装上阵;沿海五个对口扶持工业企业拉动就业和提高生产力;以水树阁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培育如火如荼;大紫寺区域旧城改造初见成效;针对少数民族失业青年的工业培训等等,都按蓝京当初规划有条不紊进行当中……

只有一点蓝京主动放慢节奏,即城北新区人造山往北荒漠方向的国道标准公路建设,春节过后在他提示下便处于停工状态,省警备区、省交通厅等询问了好几次,答复是省财正资金没到位无法开工;找省财正,答复是重大工程由地方及工程商垫资是行业惯例,财正部门不可能预支数目庞大的工程款,两下一推脱,这事儿便悬了空。听到汇报后,屠省事亲自打电话要求立即复工,蓝京轻叹道向屠省长报告,这件事我也非常着急,多次指示想方设法尽快复工,但……但具体操作方面必须按章办事不能违反原则啊。

听到“原则”二字,屠省事没再多说便挂断电话。

上级跟下级讲原则,表明不徇私情公事公办;下级跟上级讲原则,表明保持距离敬而远之,很显然,蓝京不是呆子,已经洞察屠省事围绕城北新区的算计和私心,既然那样干脆分道扬镳呗。

屠省事能不能强令省财正厅给予足额拨款确保工程开工呢?这事儿还真的难办。

一方面省财正厅固然财大气粗,每笔钱去向都提前规划好的,不可能临时凑上一大笔钱;另一方面达成的协议是市财正也出一部分,当时蓝京很爽气说勒紧裤腰也要把钱挤出来,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蓝京肯定不答应,那么工程还是开不了工!

这就是典型的上有正策、下有对策,上下不同心时,基层总有种种办法推诿塞责,却令上级无计可施。

站在公正立场上评判,蓝京的做法到底对不对?那就要看“公正”到底姓“军”还是姓“紫”,军方肯定希望那条公路早日与荒漠深处的交通大动脉合龙,畅通后勤补给和军用物资调配;紫寺当然也乐见成为军事基地的大后方,但若发展到最后将城北新区切割出去单独设立军工城,无异一定程度损害地方利益。

六月末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数据纷纷出炉,紫寺所有增速均超过万泉位居全省第一,即便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惊人的增幅,省城唯一还略占优势的就剩下一个经济总量,也在紫寺大步追赶之下从相差8。9%到2。1%!

如果再给我两年时间……

蓝京数次在解雨欣、薛立权、姬小花等市领导面前感叹道,只可惜现实就是现实,永远没有如果。

七月中旬。

钟组部关于省委推荐人选的研究决定姗姗来迟,温善仁不出所料没被录用,常务副省长位子依然空悬;

吴梧宇未能如愿空降万泉市长,而被任命为黄砬工业副省长;

伊宫瑜则被任命为万泉市长,副省级;

黄砬本土系力荐的许金茂也提了半级,享受副省级待遇。

看到红头文件后,李素喆等本地系干部气得七窍冒烟,屠省事也久久说不出话来。

不消说伊宫瑜的意外入选证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消沉到被汪老、高靖之流欺负的境地,但在京都范围内仍有一定影响力,起码轻飘飘几句话的威力便碾压黄砬本土系。

至于吴梧宇的去向一变再变,先遭到王锐锋狙击,再在钟组部产生变化,可见非但王锐锋,钟组部也很警惕军工企业势力坐大、逐渐渗透地方成为各方共识,允许让吴梧宇成为屠省事的得力助手,却不允许吴梧宇成为第二个屠省事。

经此错进错出的人事更迭,屠省事乃至更高层包括燕志毅在内的军工城设想无形间落了空,却始终没人知道根源在于蓝京在燕家大院那席谈话,堪称极为经典的蝴蝶效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