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请允许我张狂一回,不愿意使用‘侥幸获奖’等词句来。”
“我,付出了足够多的心血。”“演员们,拿出了陈恳的态度。”
“我的师长们,给予了充分的意见与鼓励。”
“李屏斌老师掌机,我安心!”
“母校为我请来了北影制片厂的前辈们,我踏实!”
“张一凡,杜媛,玖石让,以精湛的手法与水平,令成片焕光彩。”
“《寄生虫》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只是代表所有人领了金棕榈而已。”
“他们的付出配的上任何荣誉!”
“唯一令我感到庆幸的是:我没有辜负他们的努力!”
顿了顿,指向银幕,
“那么现在,请诸位品鉴他们用汗水浇灌出的成果吧!”
“哗啦啦~”
掌声起!
待到银幕亮起,龙标浮现。
掌声即刻停歇。
所有人目不转睛,聚焦大银幕!
《寄生虫》映礼可以称得上是近些年映礼中,专业人士占比最高的了。
北影联系了一大票人,就差把“炫耀”二字写在脸上。
对应的,这些人的“期待感”也被拉高,对于细节亦格外“挑剔”起来。
恰好,《寄生虫》最突出的就是细节,具体到每一个镜头拍摄手法,每一处道具的摆放。从演员站位到光影设计,从构图到台词,暗示与隐喻比比皆是。
“进步太大了!从流畅叙事到精准把控镜头语言并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这才三年时间!”
“踏马的,难怪北影招摇!换咱们得更嘚瑟!”
“谁说不是呢?老田捞着了啊!坐在办公室里都能天上掉狗屎,砸进他嘴里。啧啧啧,摄影系也真舍得,就这么把甄杰诚给送出去了。”
“瞧你这话说的,甄杰诚再怎么厉害,也少不了摄影系出身的标签。再说了,北影摄影系和导演系明面上在竞争,实际上是穿一条裤子的。无非是甄杰诚的出现,让这两家直接把开了小门儿的围墙给拆了而已。”
“好了,先不说了,看电影!刚刚一不留神儿,细节也没看清楚!”
安静的大背景下,是不时响起的轻声讨论。
专业影评人们一开始还奋笔疾书,但很快便现自己的手无法跟上连续不断地细节堆砌。
包括剪辑,配乐,演技在内,有太多太多值得推敲的东西了。
于是索性放下纸笔,专心投入到观影中去。
而抢票混进来的八卦记者们
《甄杰诚柳伊菲!》
《甄杰诚再品柳伊菲!》
《吴征宇翁虹秋!》
《翁虹伸!》
《甄杰诚现场观战!》
emmm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拉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