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大概就是如此。渐渐地,达拉斯能够感受到那种情绪,整个人完全紧绷起来,越是想要积极表现,却越是困住自己,甚至就连声都显得紧绷,更不要说情感表达了。
最后,规规矩矩地站在安全跑道上,规规矩矩地声歌唱,甚至就连尽情高歌都不算。
整个表演,干巴巴地没有味道,没有色彩没有棱角没有……情感。
令人昏昏欲睡。
拜托,这是福音,随随便便前往一个教堂的周日礼拜,看看那些歌唱技能天赋点满的黑人就知道了,任何一个人拎出来都比眼前这个男人更有才华。
达拉斯抬起头看向安森,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就已经陷入一种恍惚一种错觉——
那种紧张那种拘谨,显得如此渺小。
不知不觉之中,达拉斯悄悄挺直腰杆,他没有办法说谎:不行,就是不行,哪怕他不想高高在上地指责,但摆在眼前的事实如此清晰。
一点点谨慎,一点点失望,一点点紧张。
山姆-菲利普斯难以掩饰自己的表情,达拉斯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完美进入山姆的角色之中。
一切,悄无声息,无处不在,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那些好奇和困惑之中、在那些等候和观望之中,已经把录音室里里外外的全部人拖入一个漩涡里,宛若时光穿梭般,进入约翰尼-卡什的世界里。
6◇9◇书◇吧
现实和虚幻、生活和电影之间的界线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就已经消失,半只脚在现实半只脚的戏剧,横跨两个空间却浑然未觉,什么紧张什么忐忑什么担忧什么退缩,早就已经烟消云散,卷入风暴里。
就是如此简单,甚至不需要一个响指,魔法已经生。
这,是真的吗?
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往往认为,现实和戏剧、生活和表演之间是存在一条界线的。
达拉斯也这样认为。
一声“开拍”、一声“卡”,形成边界,标志开始和结束,把表演人格留在摄像机镜头里,在现实的时间长河里划下一条界线,保证演员们保持清醒,不至于人戏不分,最后成为一个陷入角色无法自拔的疯子。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一个开始一个结束,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沉浸一清二楚地划分开来?
如果真正优秀真正出色的表演是完全沉浸其中,展现具有说服力的冲击力;又如何轻而易举能够摆脱?
现实生活往往没有那么简单。
入戏了,却无法出戏,那是入戏太深的疯魔。
入戏了,又无法百分之百入戏,那是演技糟糕。
入戏了,却毫无预警地出戏,那是ng。
仅仅凭借“开拍”和“卡”来划分时间、划分感受、划分体验,这显然远远不够。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旅行,从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从某种程度来说,表演也是一样,从开始翻阅剧本的那一刻开始,表演已经开始了。
眼前,就是如此。
早在曼高德宣布“开拍”之前,早在剧组演员们准备就绪之前,其实,安森的言行举止已经开始营造氛围。
达拉斯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件事。
因为“安森-伍德”这个名字产生的威慑力,不自觉地被卷入安森的节奏里,还没有来得及意识到怎么回事,潜意识里的条件反射已经接管大脑,先入为主地进入角色,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早已经模糊。
角色,悄无声息地进入身体里,甚至来不及反应也没有意识到,在紧张和焦虑的界线之间来回切换,不知不觉地进入状态,半梦半醒之间,表演已经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雕琢。
一切,就是那么自然:
一点点扼腕,一点点遗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