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内含光”的周五单日票房,九百六十万美元,在区区三百零七间院线上映,刷新大范围公映的单馆票房历史纪录。
这一切,应该如何解释?
查理-考夫曼吗,还是米歇尔-冈瑞?再不然是凯特-温斯莱特?
亦或者是焦点影业的宣传行策略?
不,全部都不是。
没有必要再继续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下去,大象已经在房间里,好莱坞这些冥顽不灵自以为是的聪明人们还要假装多久?
难道好莱坞真的是金鱼记忆,完全不记得三个月之前“蝴蝶效应”上映前生的事情吗?
当时,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蝴蝶效应”不可能创造票房佳绩,安森能否跻身两千万俱乐部还是需要保持耐心再等待看看,“暖暖内含光”或者“蜘蛛侠2”的表现才是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结果“蝴蝶效应”直接打脸。
而现在,等待了又等待的“暖暖内含光”终于来了,并且打破预期、颠覆认知,现在还准备假装失忆吗?
等等,还是说学院那些白苍苍的老学究们真的年龄太大,开始面临阿兹海默症的困扰?
没有关系,如果好莱坞那些傲慢愚蠢的老人家不记得,电影市场依旧年轻,他们记得,观众们以实际行动回应号召——
票房数字,自然会开口说话。
经历周四试映会的热闹、周五映当日的火爆,“暖暖内含光”的口碑终于在大城市里快扩散开来。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焦点影业的定位和宣传也挥作用:
没有必要着急,也没有必要凑热闹,“暖暖内含光”并不是人们期待的那种浪漫爱情喜剧,事实恰恰相反,这是一部文艺的、烧脑的、深奥的、复杂的、具有自己独特色彩的电影,甚至不能简单说是爱情电影。
电影,不适合主流市场。
这部作品具有一定观影门槛,贸贸然前往电影院,浪费一张电影票的费用是小事,看完之后心气不顺骂骂咧咧惹自己不开心才是大事,没有必要为了赶潮流跟风而前往电影院。
一部电影而已,不值得。
那么,谁应该观看这部电影呢?
那些真正的电影爱好者们,那些对电影、对艺术、对爱情、对生活拥有思考的文艺青年,乃至于对生命对记忆对哲学展开思考的小众群体,“暖暖内含光”绝对会是今年最难忘的一次电影院观影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一小部分影迷的焦点完全聚集安森身上,却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这次他们聚焦的是安森的审美品味。
从试映会的映后对谈引申开去,这一部分影迷认为,安森是一位真正具有审美品味同时常常思考人生的演员。
在他们眼里,“蝴蝶效应”和“暖暖内含光”可以看作是“时间两部曲”,尽管两部电影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安森也没有在任何场合里提起两部作品的联系;但这些影迷认为,这两部作品可以看作安森对时间和生命的一种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完美如何定义生活,又如何寻找幸福追逐快乐,如何在时间长河的漩涡里寻找自己的存在意义”。
这样的主题,贯穿两部电影,这不仅能够看出安森对角色的思考,同时还能够看出安森对电影对演员的思考。
没有人应该错过这样的安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