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商品繁多,已经足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了,要说缺点,那就是包装不够精致,竟然是用普通的毫无装饰和标志的薄木匣子装。
不过现在的定位和价格要是用太好的包装似乎又有点儿浪费,盛屏就想着把产品分为低中高三档,连带着包装也依次升级。
万牛镇商铺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进货商人可以来荣山村木器坊挑选中端产品,高端产品还是要走特供路线。
档次不同,原料自然也要分个高低。
如柳木、榆木、核桃木,这些易得价格便宜的木材走低端路线。
鸡翅木、铁力木,纹路漂亮,制成的产品也与众不同,别有风味,中端路线很稳妥。
柏木、樟木,纹路线条清晰,伴有独特香气,适合走高端路线。
至于红木、紫檀木、黄花梨、楠木这些珍贵木材,民间没人用得起,手艺人家里兴许有,但制成小摆件未免太奢靡,都是打成大样家具的,而且这些木材一般都是家族培养,一代传一代,等闲不会出售,好一点儿的一般早被达官显贵们预定了,总结起来就是:贵且买不着,盛屏也不奢望了。
既然小摆件这条路线已经开发出来了,那么玩具也可以造起来了。
拨浪鼓、鲁班锁、九连环、积木、马车、风车、船只,先易后难。
盛屏把这个想法一说出来,荣昌兴奋地直点头,就是回头再看木器坊觉得有些小了。
在村里转悠了三天,盛屏看着大家兴致勃勃,努力生活的模样,心头的难受、惊惧得到了很大的安抚,转天江山青从万安镇回村,跟盛屏一起去了万牛镇。
当盛屏再次踏入万牛镇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开超市。
码头船流如织,货物转运动作快速,船工、力工忙忙碌碌,两岸尽是各类小摊贩,其中食品类占了大头,大街小巷,不管走到哪里,都摩肩接踵,挤攘推搡。
原本破败的居民区,竟然在短短几个月改头换面,全成了二层小楼,看样子才修好不久。
关于民居改造的事,荣二叔只在信里说商人太多,客栈不够住,所以买了居民区改造,盛屏原以为只是单纯的修葺,谁知道是连房子都扒了重建的大工程。
盛屏不敢想明年收粮季一到,万牛镇一下子会来多少人,既然有这个担心,那就要提前做好准备,码头扩建势在必行。
江山青要去郊外看竹林,跟盛屏在街上分开了。
盛屏一回荣山村,荣树河就得了消息,知道她要在村里待上几天,便没刻意等她。
这段时间他忙着看人修房子、搞装修,一刻不得闲。
盛屏是在新修的客栈里找到荣树河的。
屋里面一水的竹制家具,还散发着淡淡竹香,房间格局大差不差,装修也都一样,最里面的客栈,都是带院子的三居室,门一关,独门独院。
之前住在那儿的人,荣树河给了银子,让他们在郊外选了地方,建了房子,环境倒比先前要好,离城里也不远,每日步行一刻多钟就行,所以也没人反对,都痛痛快快拿了银子搬去了新家。
客栈进出送家具的人,不是说话的地方,荣树河把摊子交给了别人,领着盛屏回了家,中途还把木器坊的圆圆叫回了家。
圆圆变化有些大,先前只是瘦了点儿,这时再看整个人都抽了条,个子比盛屏还高了一寸,脸颊褪了婴儿肥,棱角出来了,原本偏深的肤色添了几分英气。
许是没了选秀的顾虑,她走路比先前大胆了点儿,步子多跨了半步,笑起来也不再低头捂嘴,就大大方方的看着你抿唇微笑,头发扎得高高的,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利落、活泼、爽快的劲头。
盛屏越看越喜欢。
一到家,圆圆手脚麻利的从厨房拿了热水、点心来,挨着盛屏坐下。
荣树河看她脸上的乐呵表情,本也想笑,可一想到她的婚事,又把勾起的唇角压下去,清了清嗓子,跟盛屏说话。
“那件事蒋鹭都写信告诉我了,想不到蒋家和王家竟然出了这样恶毒的两个妇人,平白连累了那么多人的性命,也苦了你。”
盛屏现在有点儿不愿意提起那件事,因为一想起来就忍不住胆寒心颤,抓住的人没什么可怕的,可那些躲在暗处等着敲骨吸髓的人却让她不得不防。
“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也不放在心上,只是江文书能量如此之大,日后得小心应对他才是。”
荣树河沉下面容,“陈县令不是爱财之人,为官之道也仁慈,江文书在他底下做事,如鱼得水,可现今这位,眼睛里只有银子,一旦被他察觉江文书的所作所为,不怕他们狗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