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穿书七零不做后妈,她种田去了 > 第330章 忆起当年事(第1页)

第330章 忆起当年事(第1页)

杜若给几个孩子布置好了作业,便去了厨房跟沈离一起做饭。“把你刚才去大院儿那边,看到了啥,又听到了啥,一五一十地跟我说说。”沈离刚把鸡杀好,“行啊,再添把柴,咱们先把鸡处理好,等熬好鸡汤,我给两个老人家送一碗过去。”“来了!”烫过的鸡毛很好拔,两口子一起干。沈离也把吴中秋一家子干的事情说了一遍,说得那叫一个口干舌燥。杜若递给他一杯水,“喝口水。”“嘿嘿,还是媳妇好。”沈离接过水来三两口就喝完了,“这水还温着呢,正好喝。”“那是!”杜若笑道,“你说,你养父母他们会怎么处置吴中秋?”沈离:“这要看他们到底有没有问题。如果没问题,肯定让他们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如果有问题,那就是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以家人名义进入大院儿,欲对老同志动手,这罪名可就大了。”每个老同志,都是对国家做出大贡献的人,想对这些人动手,跟敌特没有任何区别。杜若:“希望他们是个人行为吧,这样还能有点儿活路。”但是,这件事情除了吴中秋是个人行为,郑家的其他人都不是无辜的。这一审便扯出了不少人,这些杜若和沈离是不知道的。沈离和杜若做了一桌子好菜,他把给养父母的那份留出来后,一家人吃了顿在京城新房子里的团圆饭。然后又骑着自行车把饭菜给养父母送去,顺便也带了一些调养身体的小药丸子。再次见到他们,沈离发现他们的脸色都不大好,也没多问。李岚看到沈离带了这么多的吃的喝的,感动得不行,“这,真是,麻烦小杜了。我们今天都没能去给你们暖房。”“不急,不是还有明天吗?”沈离道,“这鸡汤里加了点儿参须,正适合你们现在的情况。我这边里还有两瓶调养的药丸子,你们每天吃两粒……”沈离陪着他们吃完这顿饭,又说了好一会儿的话才回家。他走后,吴成连连叹气,“小离这孩子要真是我们家的就好了。”李岚也道:“现在这样也挺好,这些年要不是有小离,我们两个老东西也熬不过来呀。”他们在农场的那些年,吃的穿的,以及各种药都是沈离用各种方法给他们送进去的。这些东西是真的救了他们的命啊,不然同样是下放,为什么有的老同志没熬过来?不是他们的意志不坚强,是环境太恶劣,没有医,没有药,无法战胜病魔呀!吴成也道:“当年我们接小离来京的时候,他才几岁?这小子少年老成,那个时候就给自己留了后路。”这后路他们都知道,那就是等他成年了,就自动脱离吴家,他还是沈家的沈离。李岚笑了,“我还记得那小子当时说的话,他说,就算他长大了不在吴家了,他还是会给我们养老送终的,他不会不管我们的。当时他说这话的时候眼里有光,我就知道这孩子不是一般的孩子。”“这些年下来,他也确实做到了。”吴成叹气,“我们两个不是个好父母呀。我们中年得女,本以为会教育好孩子的,到头来,这个女儿还不如一个年幼丧亲的孩子成长得好。”李岚的情绪也低落下来,“可以这就是命吧,我认了!”吴成道:“既然早就是断绝关系了,何必强求?这事儿可能牵扯一些人。”“那也得秉公处理!”李岚哼道。“那肯定的。”吴成也道,“不管是谁,在这些事情上决不能姑息。”沈离回到家后,就带着孩子们规划家里的院子和各个房间。院子里种些什么,杜若说得算,孩子们只想着布置才能更好玩儿。争来争去,三个娃儿只争取到了一个小秋千,就搭在前院一个小凉亭边上。杜若道:“你们如果想要挖个小池塘种藕的话,可以自己动手。不想动手,那我就都种成花儿了。”她觉得,有了今年的开头儿,往后啊,他们每年都得来京城住上一段时间。今年他们就决定在这边住一个月,剩下的时间要留给赵家囤儿,她还惦记着老家的花花草草呢!孩子们暂时住在次卧,这边的房间也不小,住三个娃儿绰绰有余。考虑到元宝是个女孩子,早晚得自己住一间房,杜若便跟她商量,让她再长大一些就自己住在主卧边上的耳房这边。但是元宝不乐意,说多了她就哭给你看。杜若知道,三个娃儿一起住还有得商量,要是分开住,那就不行了。“孩子还小,就先这样吧。”杜若也没办法,她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于是当天晚上,她便利用自己的绘画天赋画起了小孩子们的床。各种各样的,好看又好玩儿的,还能让孩子有自己的小小的隐私空间。杜若将整个次卧都用起来,用木头做成了树屋加城堡的房间。元宝在树屋里面住,人进去后可以把门关上,还有小窗户可以打开。另一边则是树屋的延伸,做成了双层床,有楼梯的那种。也是可以放帘子或者是小门窗的,每张床都不小,私人空间就有了。其他地方还能做成各个格子和柜子,可以放自己的东西。地面也能铺上地毯之类的东西,总之,是个很梦幻的儿童房,而且还是个三孩儿可用的儿童房。就是大夏天这样的床会不会很热?第二天杜若便给孩子们看了她的画,他们都很:()穿书七零不做后妈,她种田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