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春妮运气仍然像之?前几回那样不好,远远地,她看见两个穿军大衣的倭国兵在巷口来回踱步,只能摸摸焐在身上,已经变冷的馒头转身离开。
算算时间,她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能见到米妮。想到格林先生临走前的托付,春妮不得不在两天后的宵禁
过后冒险再去了一次闸口路。
这会子天寒,白天几个巡逻的倭国兵不知道躲去了哪取暖。一整个街区都黑洞洞的,春妮只能压低声音,从第?一层开始,一个个喊名字:“吉拉太太,吉拉先生,约瑟夫,……普尔南,米妮——谁?”
临街的窗户打开一条缝,一粒弹珠擦过春妮鼻子,叮叮当?当?跳进下?水道里。
“顾小姐,是不是你在下?面?”
听这怪腔怪调的华语,春妮就知道,这是跟她做了两年邻居,同样是犹太人,之?前在临街的楼下?开理发店的贝格先生。
“贝格先生,请你帮我叫一下?普尔南,好吗?”春妮忙问。
贝格的声音有些迟疑:“这个……倭国人不许我们随意走动,恐怕不行。”
春妮暗骂一声,贝格跟普尔南他们一样,同样住在二?楼,两边晒台正对,几乎可以翻墙而?入。他只需要像刚才?那样,投几粒石子到对方的窗户上,环境这样寂静,不相信对方会听不见。
她想了想,说道:“我带了些食物,您帮我叫他过来,我会分给您一些。”
贝格都没打磕巴,立刻问道:“你能给我多少??”
春妮跟这些人交道打多了,明白他们的套路,为难道:“我只带了几个馒头,可以给你一个。”
“不行,太少?了。”他精明地讨价还价:“我这里住的人可不少?,我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跟这种?唯利是图的家?伙打交道真是不愉快。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春妮最终花费一个半馒头的代价换来了贝格先生的帮忙。
如愿看到普尔南老先生标志性的大胡子出现在贝格家?二?楼的窗台前,听见他沉稳地向自己报平安的声音,春妮这一口从旧年提到新年的气才?算真正松了下?来。
普尔南说,附近三条街道的犹太人都被集中在了这一条街上居住。因为房间有限,几乎所有房间都被摆上了上下?两层的架子床,男客一间,女客一间。米妮不得不跟外祖父分开,同吉拉太太挤在一张架子床上,住到了女客那边。
倭国人将?人集中看管起来,原本?就不可能给他们多好的待遇。他说的这些事,春妮也听说过。普尔南又说,倭国人收走封堵了灶火等?物,只留下?几个灶眼,所有物资一律配发,不许人私自开伙烹饪。
倭国人这么做可能是为了防止他们制造危险物品,或是害怕人员密集引发火灾。之?前他们关押敌侨就这么干过,春妮早有防备,所以她今天带来的都是馒头,卤肉这类不需要再次加工的冷食。
普尔南又说,灶眼太少?,他们不得不排队使用灶具,因为用灶的人太多,每个人每天最多只能吃上一顿热饭。米妮的身体原本?就很弱,被关起来之?后,已经因为吃冷餐食生过了两场病。
唯一的好消息是,今年冬天太冷,社区不少?人生病。倭国人答应他们,可以在院子里烧炭取暖,这是他们唯一能够接触到的热源。
春妮听明白了,米妮现在急需吃到热饭热菜。
她想了想,问普尔南:“你们那现在有没有洋火桶?”
所谓的洋火桶,就是拿洋铁皮做的铁桶,也叫铁桶炉子。跟一般铁桶的区别是,它的桶底是加厚的,靠近底部会留一个风门,风门里边拿隔火的铁网支起来供底部空气流通,这种?简易的桶子里可以搁木柴和炭火。架一只铝陶锅,煮饭热粥取暖什么都能做。主要是提到哪用到哪,又轻便又小巧,最适合居住空间不足的海城人。
“都收走了。”普尔南果然道。
“那我明天给你带一只过来。”春妮寻思,恐怕光带洋火桶不顶事,少?不得木炭煤球也得给他们匀一些过来。还有……
“也给我带一只吧。”半天没作声的贝格突然插嘴。
给普尔南带东西,春妮没话?说,但旁人的话?——
春妮翻了翻眼睛:“贝格先生,现在的洋火桶可不好找。”
“顾小姐,你说笑话?不好,”贝格颠三倒四的,努力讨好她:“善良的小姐,你知道的,我家?里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弗里伯格,你还亲手抱过他。他刚刚断奶,我们需要给他喂煮烂的面条,这里吃不到。真的,好小姐,帮帮我们吧。”
这回,那个讨价还价的人变成了春妮:“洋火桶太大了,我带过来很麻烦,会有危险的。”
“你刚刚跟普尔南不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