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383章 薛仁贵的阳谋(第4页)

第383章 薛仁贵的阳谋(第4页)

高侃道:「陛下圣明,臣本想向营州调一万人马回瀚海,以防万一,不过营州那边,似乎也有战事,刘都督便让臣来向陛下汇报。」

李治听完后,沉吟不语。

这时候若是从营州撤兵离开,很可能让周围的国家会错意,以为大唐不打算再对倭国动手。

他们见大唐不动手,自然也不会轻举妄动,这并不符合李治眼下的大计。

如果不从瀚海调兵,可以选择燕然都护府的兵马,也可以从关中调兵北上。

燕然都护府的兵马最近,而且是薛仁贵的旧部,让薛仁贵领兵支援,万无一失。

李治清了清嗓子,道:「既然如此……」正要下旨时,忽见远处快步奔来一名内侍,手中拿着份奏疏。

「陛下,户部急奏!」那内侍弯着腰,将奏疏捧过头顶。

李治拿过奏疏一看,脸色大变,立即道:「召两省六部九卿主官和副官,在甘露殿觐见!」

迈步朝甘露殿急行,走了几步,似乎才想起高侃二人,朝二人挥手道:「你们先回去休息,此事改日再议。」

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发生了何事。

武媚娘站在立政殿的庑廊下,抬头望着天空,凤眉紧蹙。

明明才五月份,却比往年更加燥热,天空中的太阳炽热热的,仿佛已经到了盛夏一般。

「咚咚咚!」

一阵脚步声响起,张多海像一颗皮球一样滚了过来,满头大汗。

「殿下,打听清楚了,果然是旱灾,江南五州大旱,自二月之后,便一场雨没下过了。」

武媚娘淡淡道:「慌什么?贞观二年,关中大旱,逼得百姓卖子,还不是挺过来了。」

张多海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殿下说的是,这几年一直未发生大灾,去年丰收,常平仓和义仓都是满满的,确实不必担心。」

武媚娘继续望着天空,问道:「陛下呢?」

张多海道:「正在甘露殿,召集群臣,商议救灾事项。」

武媚娘道:「派人去听一下,可有朝臣提到后续灾害的预防?」

每次旱灾之后,都容易产生蝗灾和水灾,故而旱灾往往都被称为第一大灾。

张多海领命去了。

大半个时辰后,便来回报:「回殿下,张柬之向陛下提到此事,陛下已做出安排。」

武媚娘点了点头,既然有朝臣提起,她便不必多费口舌提醒皇帝了。

甘露殿的临时朝议,一直持续到下午酉时,李治任命卢承庆为抗灾大臣,前往江南救灾。

接下来几日,李治的精力都放在救灾事项上,将高侃的事给忘了。

高侃见皇帝迟迟不召见自己,只好主动入宫求见。

然而当他再次提到调兵时,李治却拒绝了,只说眼下江南旱灾,后续还可能有水灾丶蝗灾,此时不宜动兵。

高侃无可奈何,只能告退出宫,心中颇为烦闷。

他觉得温傅已经察觉到了他的目的,很可能会有所行动,到时侯若是出了变故,他一年多的筹谋,都将白费。

高侃思虑再三,只好去找薛仁贵,向他求助。

薛仁贵将他引入书房,请他坐下,沉声道:「高兄,眼下陛下精力都在救灾之上,就算我去找陛下说话,只怕也无用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