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漫天,琉璃窗外映射出的亮光和从窗缝里钻进来的隐隐烟味,叫桑榆渐渐生出恐慌之意。
事实远比她想象中要危险。
“阿岫,快起来,火烧屁股了!”桑榆喊道,赶紧下床穿衣穿鞋,睡梦中的阿岫迷迷糊糊睁眼,待看清楚窗门外的隐隐火光,顿时精明,一个鲤鱼打挺下床穿戴。
桑榆狠劲儿推了推门窗,没有任何反应,“完了,有备而来,门窗全被锁死了。”
她朝着院外喊了好几声,没有一丝声响回应,连她这里都是这样,保不齐整个王府都被钉住了门窗。
“睡前还好好的,怎么有人钉门窗,都能毫无察觉!?”
“保不齐有人给咱们下了什么蒙汗药,叫咱们睡得死了些。”桑榆只好转头继续穿戴。
阿岫试探着再摇了摇门窗,纹丝未动,只好认定了这个事实,转身朝净室一走,踩着凳子掀开那扇小窗,欣喜道:“姑娘,净室后面的那扇小窗能打开,咱们赶紧收拾好值钱的东西,从后面翻出去吧。”
说罢,迅速翻找出准备好的包裹,将值钱的琐碎都一股脑包了起来。
桑榆踩着凳子,望了一眼外面的火情,火苗已经烧到了屋子外面的走廊,连净室都无可避免弥漫起了浓烟,再细致观察,她隐约听见了呼喊走水的声音。
这所宅子只要有人醒来,这火便不怕灭不了。
桑榆转身下了凳子,阿岫还在紧罗密布地收拾零碎,她再看向屋内的摆设,自己的梳妆台前,脑中不自觉想起了她重新写好的那封和离书。
阿岫一人背着三个包裹,瞧见她呆滞住的模样,好不焦急,催促道:“好姑娘,别发呆了,火已经烧到书房了,咱们赶紧走……”
任凭阿岫推着她,桑榆转身一脚踩上凳子,不过一瞬,她立即转身握上了阿岫的手。
“阿岫,咱们逃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回扬州。”
“什……什么?姑娘你是说现在!?”
桑榆暗下决心,将阿岫手中的包袱背在背上,边说:“事在人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机会,阿岫,如果我今日不走,以后怕是难以脱身了。”
裴沅不会轻易和她和离,不拖个一年半载,不会有结果。
阿岫努力挤出一笑,“姑娘,只要你想做的,我都跟着你。”
桑榆安了心,踩上凳子,提起裙摆,翻身跳出了窗户,往日连走台阶都谨慎的人,今日跳近两米高的墙,眼睛都不眨一下。
或许正是这一把火,叫她有了得以出走的勇气。
院子中熊熊燃烧的焰火,主仆二人捂着口鼻绕开院中救火的奴仆,钻花园中的狗洞,连夜出了城。
月黑风高夜,只见明亮的剑花闪过,几个穿着夜行服的人便应声倒地,裴沅将带血的剑收入剑鞘,勒马停在一所客栈门前,不过半柱香,整个客栈内的贼人被洗劫一空。
“启禀王爷,全部贼人已被拿下,活捉三人,其余十五人有五人重伤昏迷,十三人吞药自杀。”范成禀报。
“不管生死,全部送往大理寺。”
还是前段时间裴青在西蜀查找的那批前朝旧人,借着为李晗的名义,暗杀京城派往各地的京官。
这是京外的最后一批,剩下的就待他回京,计划将京城内的一百余人连锅一起端了。
范成领命下去,裴沅驾马,生了连夜赶回京城的想法。
旁边的知州见到这位雷厉风行的少年王爷,不由地想到曾经那位人人传颂的裴大将军,时过境迁,不论如何,人家祖辈京官的已经定下,他这位地方上的无名小卒,多巴结两个,总是多多益善。
“夜已深了,王爷日理万机,下官已派人备好房间,王爷在此好好休息一夜,明日一早,吃过早膳再走也不迟。”
裴沅是圣上特派下来的,自从昨日来了之后,便一刻也未停歇连带着他这个苦命的知州,几乎一天一夜没合眼,一直跟在他裴沅后面,忙前忙后,生怕哪里伺候得不到位,叫这位王爷生了不满。
两人皆驾马,一前一后地走着,裴沅问道:“不知城门是否关闭,本王想早日回京复命。”
知州恭敬道:“若王爷想早日启程,下官自当命人为王爷打开城门,何须王爷担心。”
裴沅想到将桑榆一人独留京城,越是细想,心中越是不安,总觉着事情隐隐有一些不顺。
李晗身边那些忠心耿耿的死忠们,隐藏于京城多日,一直隐忍不发,现下京外最后一批也被消灭,不知下步会如何。
敌人越是寂静,便越是叫人难耐。
“算了,休息一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