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采用三维法理支撑网络!
(一)历史连续论:
1成立跨境考古联合工作队,重点发掘三江平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论证该地区与红山文化、昂昂溪文化的器物类型学关联。
2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发布《远东文明起源报告》,建立从挹娄、渤海国到辽代鹰路的文明传播链。
(二)条约解构论:
1聘请维金纳条约法公约专家团队,对《龙雄条约》签署程序进行技术分析。
(如龙文本与熊文本差异、白龙江将军奕山签字权限是否能够代表王朝)。
2结合969年全蓝星承认的《维金纳条约法公约》中——第52条:
‘武力威胁下条约无效’原则,提出法理主张。
(三)现实治理论:
1在原龙裔自治州试点‘文化共管区’,建立由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组成的文化遗产评估委员会。
2制定《跨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清单》
二、动态协商机制
战略上采取四层对话架构:
(一)核心层:
龙熊战略稳定对话(每季度轮值举办),丑鹰为特邀观察员旁听。
(二)专业层:
设立6个联合工作组:
1生态安全
2能源合作
3边境管理
4文化遗产
5移民事务
6极地科研
(三)社会层:
成立远东城市联盟(吸纳20万人口以上城市作为联盟成员)
(四)监督层:
构建以龙为主,熊为辅,鹰参与的结构层,进行为期十年的监督。
十年后熊、鹰自动到期退出。
三、战略利益置换方案:
1对熊:开放北极航道…原熊段,现龙段港口特许航行权(期限20年)
2对鹰:龙远东驻扎小平头总数不超过10万,不部署1500k以上飞毛腿。
港口自由航行免税(期限15年)
四、生态安全屏障
(一)三江源保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