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重生后要当富一代 > 竹子手艺(第1页)

竹子手艺(第1页)

李大牛在三妹家多坐了一会儿,和三妹聊了聊家里的近况,说起婴儿车,又说起省柴灶,又说李老娘的身体挺好,两个孩子也都挺好的。

三妹虽然快生了,但精神头还不错,手里还忙着做针线活。李大牛看着她挺着大肚子,心里有些心疼,便劝道,“三妹,你这都快生了,就别忙活了,好好歇着吧。”

三妹笑了笑,手里却没停,“大哥,我没事,这点活儿累不着。再说了,孩子出生后事儿更多,现在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正说着,三妹的丈夫从地里回来了。

见李大牛来了,他笑着打招呼,“大哥,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李大牛站起身,拍了拍妹夫的肩膀,“来看看三妹,顺便带点东西过来。咱娘准备的,说是等三妹生了再送小被过来。”

妹夫点点头,“大哥,你坐会儿,我去烧点水,咱们喝点茶。”

李大牛摆摆手:“不用忙了,我坐会儿就走。对了,我前几天改了一辆婴儿车,本来想给三妹也弄一辆,但她说你爹会编竹篮子,用不上。”

妹夫听了,笑着说,“大哥,有车不过我们家确实用不上婴儿车,我爹编的竹篮子也挺方便的。不过,我听三妹说你还会改省柴灶?我们正想垒一个呢,等你哪天有空,过来指点指点?”

李大牛一听,来了兴趣,“行啊,省柴灶好用,烧火省柴,烟还少。你们要是想垒,我这两天就过来帮忙,不过家里得准备点耐火砖、泥砖,还有石棉绳,石棉绳倒是我还能带点过来。”

三妹听了,高兴地说,“那可太好了!大哥,你可得早点来,等我坐月子的时候,正好能用上。”

妹夫在一边算着家里还得准备什么什么东西,“那大哥,麻烦了,我听说这石棉绳可不好买,市里物资局都没货。”

李大牛点点头,“放心吧,我回去就准备工具,明天就过来。”

又聊了一会儿,李大牛起身告辞。三妹和妹夫送他到门口,三妹还特意叮嘱,“大哥,你路上慢点,明天早点来啊!”

李大牛笑着挥挥手:“知道了,你们回去吧。”

骑车回家的路上,李大牛心里盘算着明天怎么帮三妹家垒省柴灶。他之前跟着村里的老匠人学过一点,虽然不算精通,但基本的原理还是懂的。省柴灶不仅能省柴火,还能减少烟尘,特别适合家里有孕妇和小孩的家庭。

回到家,李大牛把三妹家要垒省柴灶的事跟张翠翠说了。

“我看着天不好,就没去市里,明天去给三妹家垒灶,我就早回来了。”

张翠翠听了,点点头,“大牛,你去帮忙是好事,但别太累了。家里的事你也得顾着点。你早上说家里谁来洗澡,用灶五分钱,还真有人想来洗,你看是不是?”

李大牛笑了笑,“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等大志哥把东西拿回来,我就去猪窝弄弄,简单,就是暂时猪窝里不能养鸡了。干脆都杀了吃,我今天看三妹,那肚子真是快生了,还真被老娘说准了,说不定年前生,这也没多少天了。到时候给三妹家送几只,咱家过年吃几只,这鸡正好吃完。”李大牛的话让家里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些。李老娘接过他递来的轱辘油,抹了抹脸,脸上的皱纹似乎也舒展了些。

看了看李大牛,俩龙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叹了口气,低声说,“大牛,你这孩子,心里有主意就好。你三妹快生了,咱们家是该多帮衬着点。”

张翠翠见婆婆脸色缓和了,心里也松了口气,娘俩吵架,她这个外人更难受,连瑛子今天都不怎么说话,张翠翠接着问,“大牛,那猪窝改洗澡间的事,你打算咋弄?水池里的水可不少,脏得很,总不能就这么放着吧?”

李大牛点点头,一边给瑛子擦脸,一边说,“下午我先去猪窝看看,把水池里的水舀出来,倒到院子外的壕沟里。等水舀得差不多了,我就去地里推几车土回来,把水池填平。猪窝里的鸡,我一会儿就去处理了,正好明天给三妹家送几只活的,让她家先养着,等坐月子吃,剩下的几只,先拦起来,等咱们过年吃。”

张翠翠听了,点点头,“行,那你小心点,别累着了。我去做饭,等你忙完了,咱们一起吃。”

李大牛笑了笑,“这活儿简单,好弄,又不用什么手艺。”

吃完午饭,李大牛拿着工具去了猪窝。猪窝里确实脏乱不堪,水池里的水浑浊发臭,几只鸡在角落里扑腾着。

李大牛先把鸡抓了出来,用绳子捆好,先放一边,等会让老娘挑几只,明天送到三妹家。

接着,李大牛找来一个大桶,开始一勺一勺地把水池里的水舀出来,倒到院子外的壕沟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