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扇拂玉堂春 > 第 71 章(第2页)

第 71 章(第2页)

黄梵闻言,竟是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又很快地垂下头,眼角的褶子更深了些,点点头,“谁说不是呢,苏大夫放心,老朽定然安排妥当。”

苏旎不再追问,随他下了楼。

用过早饭,她随同商队上了渡船。

春日的暖阳贴着温暖的河水,形成了一层飘渺的薄雾,每一次推浆,船头都好似撞碎了浪花,缓缓地撕开了水面的薄纱,晨光便随着溅起的波光点上了船舷,又一点一点漫上了船身。

日头渐高,河对岸一排一排簇新的杨柳点缀,随风轻舞。杨柳之后是些独栋的小院,青灰墙面或者白墙灰瓦,与西北的房屋不同,很是清雅别致。

不到两个时辰,眼前的景色逐渐开阔。柳树后的房屋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大,成群成簇。独栋小院被几层高的城楼取代,飞檐上的悬铃随风叮咚作响,清脆悦耳。

船夫看着河对岸,竟是放开嗓门儿唱了一首船调,嗓音洪亮高亢,即使苏旎听不太懂他的曲中意也忍不住被这氛围感染,合着他的曲子,为他打了拍子。

远处深埋在雾霭中的高耸宫阙,只能在阳光下得见顶上的琉璃瓦,如同珠光宝玉一般。随着船只的靠近,那远处的宫阙便如巨大的阴影一般,越来越高,让人望之生畏,再也瞧不见那顶上的光华。

船还未靠岸,苏旎便被朱雀大街的喧嚣吸引。即便陇西最繁华的商市也无法与此相比。码头上,脚夫们成群结队搬运货物;城楼下,菜农挑着担子吆喝叫卖。独轮车支在官道旁,车上摞着的陶罐还沾着未干的蓼蓝染料,邻摊的粟米笸箩也摆得满满当当。

蜀地来的锦商抖开一匹匹彩锦,宛如遍地流霞。漆箱上烙着“邛”字,被阳光晒得微微起胶。街角的老妪席地而坐,面前的毡毯上摆着大小不一的青铜甑,里头或许装着蜂蜜或酒。

苏旎跟着黄梵离船上了岸,很快又被护送进了一辆高篷马车。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嘚嘚的十分清脆,与她过去听过铁蹄砸在土地上的声音截然不同,竟是让她着迷地听了许久。她的目光被街景吸引,看不够这跨越千年的繁华景象,如梦似幻。

马车经过上京城东的太学,里头传来朗朗读书声。戴着进贤冠的学子三五成群,谈笑风生。隔着街的这头是一家颇为繁华的酒肆,其间琴瑟声不绝,偶尔惊起树上的喜鹊,扑棱起来掠过这街头一角。

越往城中,道路越宽敞。那幢高耸入云端的巍峨宫墙就在了眼前,宫墙上的侍卫在听到晌午钟鸣时,整齐换岗。

苏旎的视线便随着马车转了弯,进了一条幽静的街巷。

这条街巷与她之前所见都不同,两旁尽是高门大院,门楣牌匾高悬。石板路面一尘不染,街巷中也无商贩出入。苏旎正好奇地撩着车帘向外张望,恰好与街边一位梳双鬟的少女四目相对。少女怀中抱着一个小包裹,轻巧地跳过一处水洼。绣履尖的一颗明珠映着水洼的波光,将几缕耀眼的光芒溅入苏旎眼中。

"周府。"苏旎轻声念出门楣上的题字,马车缓缓停下。

这栋宅子相比她之前看到的高门大院比起来甚至可以说得上逼仄,只是那门楣上的题字,笔力苍劲,笔锋暗藏,能得见题字人的心性,非同寻常。

马车径直停在正门前,既未绕行后门,也未走角门。黄梵亲自来接她下了马车,随行人中只有翟四和他一路带着的四名侍卫亦随侍在马车边。

“商队怎么……?”苏旎有些疑惑,她一路被上京城的街景看花了眼,竟是没曾注意商队竟然没有跟来。

“商队人多口杂,暂且安置在城外了。”黄梵微微欠身引路,边走边说道:“这上京城中到底不比在别处,寸土寸金的地方,便是不慎摔一跤也能砸着个不得了的皇亲国戚。”

二人进了一间客堂,其间摆设极为周正清雅。苏旎暗暗赞了一句,倒是也符合周穆的气质,甚至还想起第一次见周穆时的小院,也曾经被打理得干净清幽,还有那院中的一树桃花……衬得人如瑶林琼树。

“扑哧!”一声娇笑从屏风后传了出来。

引着路的黄梵和苏旎皆是脚下一顿,抬头看来。

一道窈窕的身影从屏风后款款而出,鹅黄的裙摆,紧束的米色腰际,广袖飘飘,云鬓上斜插了一支金步摇。一张鹅蛋脸上有着粉嫩的肌肤,杏眼微弯,以半袖掩了唇正忍不住轻笑出声。

“范三小姐。”黄梵含笑作揖,又向苏旎介绍道:“这位是范郎中府上的三小姐,范瑶。”

范瑶微微颔首,杏目不动声色地将苏旎打量一番,“这位是……”

“这位是苏大夫,从陇西来。”黄梵垂首介绍道。

范瑶听了这句“从陇西来”,面上的笑容稍敛,转而对黄梵道:“黄管家久不归家,这一回来倒是嫌弃上这京中的权贵了?”又掩唇轻笑,“到底是不如在外走动的自在。”

黄梵一笑,“老朽只是个在外走动的粗人,叫范三小姐见笑了。”

苏旎只是打量着二人不绵不软的机关,并不说话。她原本也是打算亲自谢过周穆,稍作休整,就去游历天下。也许游历天下有些夸张了,只是刚才见到上京的盛景,与陇西的风貌截然不同,忽然让她意识到自己来这里才如此短暂的时间,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

既然已经获得了重来一次的机会,何必要自困于这方寸之地,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她定是要去这天下走走看看的,再找一个安逸的地方定居,开个小医堂,行医济世。光是想到此桩就忍不住开心,人也积极乐观了不少。

至于这位范三小姐为何会以待嫁身出现在周府,又有什么样的纠葛,她并不关心。就像黄先生所言,这偌大的上京,随便摔一跤都能撞上个不得了的人物,哪轮得到她这个无名小卒置喙。

这处宅子是周穆匆忙到京上任之后置办的,又因为调令紧急,他也非是个高调的人,是以宅子只选了个三进的小院,在这条昭明台街上可算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了。

上京城四通八达,达官显贵,贵族名门云集,城内因官设里,不同官员都有不同的居住之所。昭明台街上住的大多以太学祭酒,文史官员为主,风格大多素雅,但也不乏有人是世袭得来的官职,若是只观其表,就觉得是两袖清风的文官,可能会谬之千里。

范瑶自然是深谙其中的道理的。她见这位“苏大夫”容貌十分出众,又是黄梵亲自领进周府,便知此人定非寻常医侍。此时本来女医就很少见,上京之中的女医通常是看后宅之中的诸位夫人小姐,若是那些个师出名门的,早有太医院的调令,入宫专去给公主娘娘们看病了。

可是……这女医却是出入未婚郎官府中,她忍不住再次打量了苏旎,见她仪态端方,又翩翩风度不似女娇娥,倒是比之上京的贵女更有气度。一双顾盼的眸子中竟是寻不着丝毫谄媚造作,浑然不似陇西那穷乡僻壤之处出身的女子。

她忍不住双眉微蹙,心中生出些难得的危机感。

“明臣哥哥尚未归家,他时常被陛下留下议事,一聊就没个准点儿。黄管家一路长途跋涉自是辛苦,下去歇息吧,这里我来就好。”她笑着朝黄梵点了点头,自顾在主位上坐了下来,“来人,看茶。不知苏姐姐来周府可是有何事?”她笑着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