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 第49章 小金你让孤有点难办啊(第1页)

第49章 小金你让孤有点难办啊(第1页)

第49章

数道政令下来,如今大唐就像是一架运转起来的机器。

骤然吸纳了三十五万人口,并未使它出现任何的动乱,反而辐射了更广泛的疆域。

(古代编著户籍的时候,常以‘户’统计,一大家子、有的一大家子拎出来十来个一串一串的,有的就两三个。

有户xxx万≠人口xxx万,这个需要注意一下,我看到前文有哥们评论说看到有资料提贞观15万人口,这个应当是15万户,一户算多少口人,这个一直都有争议。

同时,唐朝户籍统计经常遗漏边疆和非编户。非编户→奴隶、僧侣。不是百分百遗漏,但也不是百分百统计。

所以,仅武周时期的人口,就只能给3万至5万之间,这取决于总人口估算方式。误差在2k,笑死。

朔丹人口参考了7-8世纪突厥汗国鼎盛时期5-8人的资料,与契丹辽国早期核心部族2-3人的资料。)

自诩黄金血统、至高草原统治者的乌隼部,四千二百人全灭,其奴隶扎营在闪电城外的,存留不足五千。

改了名的三姓家奴、自诩王族禁卫的灰獒部,死伤不过百,其精锐两万,普通白账民一万,奴隶两万得以保留。

大贺氏、铁林部,在雪灾之后,统计出了十二万七千人口。

白霫部夷族,奴隶仅余三万。

将密林一带视为领地,较为擅长捕猎、游击以善射毒箭著称的黑水部,统计出了精锐一万,白账民两万,奴隶两万。

很有生意歪头脑的火罗部,白账民一万,灰帐民两万八,奴隶三万二。

玄蛇部,是萨满祭祀部族,除去奴隶以外皆灰帐民,体量最小也是最畸形的,其部族中灰帐民一千二,奴隶一万八。

还有,早就闻讯,已经在路上的赤炎部,并未实际统计,但预计有三万左右的人口,同等体量的战马,是个在李唯眼中富得流油的部族。(战马=固定资产,赤炎部实际上并不富裕,只是怀揣价值。)

就算是经过了恐怖的雪灾,每一个部的体量都不是被乌隼、白霫两部玩过消消乐的青阳部能碰瓷的。

数字往往是最直观的,青阳部在这数十年到底被屠戮了多少族人,稍加比较足以得出数据。

单说史书里黄巢一天能砍杀上千人,青阳部的遭遇,换黄巢上都得砍上一个月不休息。

闻者落泪,但李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思索,这就是可被利用的资源。

——分化朔丹、汉化朔丹。

你朔丹现在的成分很复杂啊。

早早归乡、姓宇文、已经自诩祖宗本就是‘汉人势力’的青阳部,

因被朔丹王族、贵族迫害,其余部族冷眼旁观,它先天独立。

并又因为卓娜的关系,青阳部早早站队,是坚定的保皇党。

乌隼部、白霫部、灰獒部,是被杀怕了的,忠诚不绝对,但绝对不敢不忠诚。

想死吗?前头人的骨灰还是热乎的,还没入土做肥呢,你要加入吗?

黑水、火罗早有投靠之心,可说是趋炎附势也好、识时务者也好,他们滑跪的很快。

只是目前还在尝试跪着与大唐拉扯利益,但拉扯成功最好、不成功也行,就是争取一下,讲个价钱,别伤肝火,大家做个态度,表演表演,求您啦皇帝。

虽然都是这个心思,但相较于火罗的投机取巧之心,早早在忽里台大会上便表示出了对大唐皇子亲近、愿意归附的黑水部则显得都有些朴实憨厚了。

人家求的很简单:吃饱、喝好、别把我们当先锋敢死队,我们想当荣誉大唐人,能给上层贵族个小官儿当吗,好个面儿,就这。

铁林部因为体量最大,成分反倒是最杂的。

忘本最快的自然是以毕力格为主导的酋长势力。

而在归附的进展途中,部族中以族老血脉利益为主导三分天下。

保守派、激进派、反对派。

反对派自然是反对融入大唐,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就算是迫于形式不得不归附于大唐,也该保留大贺氏、铁林部的自治性,而非交出牧场与资产,使族人任大唐皇子拆迁。

这部分人的声音不大,体量也居中,但因为聚集了三分之二的大贺贵族与五千白账民,他们便绑定了多达两万多名奴隶的资产。

但与之抗衡的势力并不差。

激进派多是白账民与灰帐民,他们认可酋长一脉的选择,认为子孙应当有更好的展空间,大贺氏的子弟也该择优进化,而非守在草原一辈子的听天由命。

激进派如今吹嘘的,是大唐在冬日里零死伤,甚至有数十位婴儿顺产、存活的事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