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苏俄拯救者瓦西里贝利亚 > 本书已经完结(第1页)

本书已经完结(第1页)

谢谢,同志们的支持!本书已经于本周正式完结!共计16余万字!

婆罗多共和国的诞生1963年12月1日,新生的婆罗多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原印度都德里举行。

瓦西里和赛国领导人,以及所有参与托管的印度各邦的领导人均上台言致辞,恭喜新生的婆罗多共和国的诞生。

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但却又符合情理的是,新生的婆罗多共和国将包括印度全境,巴基斯坦全境,尼泊尔全境,锡金。同日,婆罗多共和国和大国签订了大国和婆罗多领土勘定条约。在这份条约中,婆罗多正式宣布放弃对藏南,阿克赛钦以及一切其他和中国有争议领土的声索权和宣称。而作为回报,大国将会对婆罗多共和国提供大量的人口补充和卫生,土改等方面的支持,也将提供大量的工业投资。同时,婆罗多和华约签订了协议,正式以被监管国的身份加入了华约,并对所有的华约国家开放投资和矿产进出口。苏联在这里面提出了整合全印铁路网,希望统一所有的轨道宽度为苏式标准。经过一系列谈判,新生的婆罗多共和国将使用全苏式技术标准,包括电网,铁路网,电视网,通信网等。瓦西里看着新生的婆罗多共和国总书记波洛诺夫(苏联人)和总理李玉华(大国人),以及人大委员长拉结实库玛尔(印度斯坦人),笑了起来。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将成为他整合华约的试验田,现在,总算到了开始试验的时候了。婆罗多共和国的政治框架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瓦西里极其纠结的问题,一方面,直接肢解印度的成本很高,尤其是在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等国也被打的濒临崩溃的情况下,肢解就不合适了,而且,瓦西里想要的是整合华约各国,如果在印度方面他却选择了肢解,那么对于他设想中的整合是极端不利的。一个政治实体的情况下,整合各国在印度的利益,至少还有一个名义,而如果分成多个国家,那么连整合的由头都不好找。而且瓦西里也希望,以后整个华约都能够像整合各国在印度利益那样整合在华约体系下,因此他才给了各国托管各邦的权利,却没有直接将相应的邦划入托管国的版图。瓦西里希望,通过整合在印度的利益,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整合。新生的婆罗多,中央政府和其他托管国的管理权限关系如何设置是一个大难题,瓦西里和大国领导人以及其他几个国家的领导人开会讨论了多次。最终,考虑到大国和瓦西里共同的希望是以华约为核心整合其他的国家,参与托管的国家一致决定,将在华约的框架下实行托管时的一切权利和义务。这样,婆罗多共和国被托管的邦,名义上的管理者就不是苏联大国等国,而是华约来进行了。这一结局并不出乎瓦西里的意料,实际上,为了达成这一政治框架,瓦西里和大国以及其他的参与托管的国家都进行了长达1年,2多次磋商,才达成的这一共识。并且在达成了大体框架以后,还签订了大量补充条约,这样,虽然各地事实上都是被托管的状态,但通过华约体系,婆罗多中央政府的政令,事实上是可以通行全国的,虽然其通行效率不如苏联大国,但比原本的印度巴基斯坦都要高很多。军事问题也很敏感,在瓦西里看来,其他权力让渡一些不是不行,但军事问题是大原则问题,是寸步不让的。有鉴于此,瓦西里在和大国领导人达成一致以后,强硬的宣布,婆罗多共和国将不会自行组建军队,其安全问题将由华约全权负责,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果不同意这一点,就不能托管印度的邦。最终,几个国家还是妥协同意了这一点,这也让瓦西里看到了接下来整合其他国家军队的可能性,如果可以的话,其他的华约国家也将逐渐走上由华约本身全权负责其安全,尽管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很远,但确实让瓦西里看到了实现的可能性。新政府将实行家庭团聚以及更多土地的政策,将印度的本地人继续送往非洲,部分人将会经由大国送到苏联本土,但大部分都还是会到非洲展开他们的新生活。实际上,经过了几年的建设,索马里的各项经济和人民生活指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别的不说,起码吃饭穿衣是能够保证了。而且,在索马里共产党掌权以后,一直以来政治比较稳定。苏联还利用索马里,支持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莫桑比克等几个国家的红色运动。由于有了索马里作为基地,大量的共产党得到了武器和战争训练,战斗力直线上升,葡萄牙,英国等国对此是焦头烂额,不得不在1963-1965年同意这些国家的独立。虽然这些国家独立年份还很短,但在苏联的大力投资下,已经至少修通了公路和铁路,源源不断的物资和人员通过这些交通线运送到了内罗毕,蒙巴萨等城市。开拓土地,并增加大量人口。

qu9。。qu9。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