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流民她青史留名 > 梨花春(第1页)

梨花春(第1页)

彭青梧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不敢透露其他更私人的想法。他直觉若是此时就表明真实心意,恐怕不止眼前这件事,未来更远的谋划也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江离端起的酒盏停在唇边,一动不动。

“多谢校尉抬爱,但实在抱歉。”姜鹤羽从没有过这个打算,“蒋校尉于我有知遇之恩。”

当初在南安县,蒋峰毅就力排众议招她入医帐。这一路上,他没有因为她年纪轻就看低她,反而多次听取她的意见,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给她更好的待遇。

如今,她若是踩着人家搭好的台子唱了一出好戏,得了贵人青眼,转头便将老东家弃如敝履,那就真成白眼狼了。更何况,在她来看,蒋峰毅此人有能力有魄力,端得起架子也放得下身段,往后的造化定然远不止如此。她跟在他手下,将来也不见得会比此时转投建州发展得差。

即使早已料到她会是这个答案,彭青梧还是不免失落。他暗叹口气,调整好情绪,笑道:“实在可惜,确实是我强人所难了。今日姜娘子请我吃饭,我却老说些浑话引得你道歉,是我的不对。很遗憾建州军与姜娘子无缘,但愿我与姜娘子,往后还能有缘再见。”

姜鹤羽只当他在说客气话,笑道:“那便江湖再见了。”

虽然刚开始的气氛别别扭扭,暗流涌动,但好在在座几人都是有志之士,聊几句朝堂家国、民生社稷,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隔阂便也短暂消弭。

一场筵席吃到最后,尚算得上宾主尽欢。

“走吧,我送送二位。”彭青梧喝了不少,在鸿宾楼门口被冷风一吹,面上浮现出明显的红晕。

江离淡声推脱:“彭校尉送到此处就已是周到至极了,怎可再劳烦您相送?”

彭青梧借着酒意拍拍他的肩,笑道:“姜兄,你一个人大男人自是不必我相送。可街上人来人往,万一冲撞到姜娘子怎么办?”

“我自会……”江离想说我自会护着她,却在视线触及对面那人一身鼓鼓囊囊的腱子肉时,反驳的话戛然而止。他抿抿唇,无言以对。

“走吧,那就一起,再磨蹭一会儿赶不上大部队了。”姜鹤羽见江离跟他你来我往地拉扯半天也没个结果,直接带上了这位喝了酒后更加热情得过分的校尉大人。

一行人逆着人流,往城门的方向走去。

“那是我们建州最有名的玉辉楼,当年先帝微服私访时还此下榻过。”彭青梧很有东道主的模样,沿路给姜鹤羽二人介绍府城里的特色。

姜鹤羽仰头,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一座富丽堂皇的七层楼阁,外部的刻槽中镶嵌着金玉制成的装饰。她对建筑美学没什么研究,只好点点头,浮于表面地赞道:“的确巧夺天工。”

目光往旁边滑落,停留在玉辉楼门外不远处。

头发花白的阿婆蹲在街边的一棵榕树下,皱巴巴的手握着身前的竹篮,篮中整整齐齐摆放着黄亮剔透的糖块。她的另一只手拢在洗得发白的袖中,不知为何并不像旁边的小贩那样开口吆喝,只用一双浑浊的老眼满含期待地看向每一个过路人。

姜鹤羽手指微动,指甲一点点刮着袖口,良久,低声问:“阿兄,我们行囊里的糖好像吃完了?”

“……嗯。”

“那我去买一些。”

“去罢。”江离并不多言,只默默跟在她身后。

没想到向来雷厉风行的姜娘子竟是个爱吃零嘴的,彭青梧颇有兴致地挑挑眉,信步跟过去。

“给我来……你这篮子里的一半吧。”姜鹤羽也不问价,直接开口。

卖石蜜的阿婆眼前一亮,连连点头,搓搓手,从篮子底部翻出一张干净的麻纸,用筷子捻起糖块,一颗颗整齐码上去。

站在一旁彭青梧微微皱眉,这个不声不响的服务态度,赶鸿宾楼的店小二可是差远了。

江离看着那个蹲在竹篮前的身影,眉眼柔和。要不是因为带不走,这个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傻女郎,指不定要把这一整篮的糖块儿都买走。

阿婆颤巍巍将纸包递给姜鹤羽,比划出一个五十铜板的手势。

姜鹤羽递给她一角碎银子,道:“没有零钱,不用找了。”

阿婆一愣,扶着树干站起身,挥舞双臂,张大嘴“啊啊”两声,急得直跺脚。

彭青梧这才意识到,这阿婆竟是个哑巴,她一直拢在袖中的手也短了一截,没有手掌,只余一个圆滚滚的肉球。他看向姜鹤羽,却发现她面上并无惊讶之色,似乎早有预料。

“我要回家了,你也早点回家吧。”姜鹤羽拍拍她那只尚且健全的、布满褐色老年斑的手,起身快步离开。

她怕自己这个泥菩萨再待下去,遭罪的就是她和阿兄日渐消瘦的钱袋子。

彭青梧跟在她身侧,沉默片刻,面露惭愧:“姜娘子是有大爱之人。”

姜鹤羽从纸包中捻出一块石蜜,剥着糖纸,并不认同他的话:“只不过是我想吃糖,而她正好在卖糖,各取所需而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