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此很明白,佛法不仅是诵读经文、参禅打坐,更需践行。
在佛隐寺的日子里,他虽然潜心钻研佛法,撰写经文,但他总觉得还缺少一些什么。
他意识到,只有走出寺院,深入到众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佛法。
于是,契此也是向云淮主持表示道:
“佛法贵在躬行,吾愿托身行脚,遍历山川,以弘传《慈悲医心经》于遐迩。”
云淮手中念珠转动,流露出担忧之色。
不过他也没有去劝阻契此,毕竟二人相识多年,
他很明白,契此已经是决意了的事情自己根本没办法阻拦。
云淮主持不禁叹息一声:“既是如此,便愿你此行安顺,广布佛法医术,以济群生。”
契此双手合十,鞠了一躬后便离去了。
天色渐暗,夜幕即将笼罩整个佛隐寺,禅房内烛火摇曳。
契此独坐案前,展开未完成的《慈悲医心经》手稿。
他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开始认真地誊抄起来。
契此誊抄完成后,已近天明,
他又将一份份抄本卷起,分别摆上书架。
契此轻叹一声,又将其中一卷收入行囊,作为自用。
整理好行囊后,契此背起行囊,拿起竹杖。
他走出禅房,来到佛隐寺的山门前。
山门前的台阶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契此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远方。
不多时,云淮主持带着几名弟子匆匆赶来。
云淮走到契此面前,看着他:“此去路途遥远,你一定要保重自己。”
“遇到困难切莫逞强,能回来便回来。”
契此微微点头:“主持放心。”
这时,众弟子们纷纷合十行礼。
……
午后,阳光明媚。
契此身着粗布僧衣,脚踏草鞋,背负药囊,走在乡村小径上。
他的粗布僧衣洗得有些白,却浆洗得极为干净。
突然,一个身影从路旁的田埂上匆匆跑来,拦住了契此的去路。
来人是一位村民,他满脸焦急,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滚落:
“大师,求您救救我家老母吧!”
村民说着,“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她这几日病得利害,整个人都昏迷不醒,我实在是没办法了!”
因契此的原因,现在的僧人基本也都和郎中划上了等号,
格外在这距佛隐寺不远之地,更是如此。
契此赶忙扶起村民,神色凝重地询问起老人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