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声音明显中气不足。
尤其搭配后一句话,
“巩莉的状态很好,接下来的戏份先可着她来!”
“通知一下,继续抓特写。抓的准一点儿。”
“嗯,好的。”刘国楠点点头。
然后立刻去忙碌接下来的拍摄事宜。
侧颜,低头。
待到再次迎向镜头特写,巩莉的眼眶已然波光荡漾。
还是拿佛家的话来形容:如泪!
但未见泪!
华夏对于艺术的追求有着诸多见解。其中最深奥的,莫过于“中庸”二字。
“中”是一种境界。
放到中医上,“中”是健康的标准,每一名中医关于脉象“中”的定义均不一,于是药方不一,取量也不一。
放到表演艺术上,单一的情绪表达过于“直白”,失了“深度”。
于是似笑非笑,于是欲哭无泪,于是半笑半泪。
如何取舍,如何把握,每位实力派演员都有着对“中”的独特理解。所谓进步,不过是让自己的“中”更接近标准的“中”。
然而这份标准并非具象化,且还是随时变化的。
只能接近,永不可及!
望着监视器,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镜头,但甄杰诚却不由的想起梁佳辉,想起游老爷子。
巩莉欲言又止,
站起身,从“如泪”到笑。
先是礼仪式微笑,皇家的标准。
然后又通过细微的调整,变成勉强的笑。
前者是下意识的,长久以来身为王后的习惯。
后者是有意识的,作为母亲,面对自己的儿子。
层次分明!
下一秒,笑意敛去。
眼眶中的“如泪”不再,深邃似大湖,平静而坚定。
“元杰,重阳之后,我全都告诉你!”
甄杰诚已经不是抿着嘴了,而是微微咬着唇。
双手搭在大腿上,又背过去,再双手交叉十指相握。
用力的按捺着躁动不安。
看的出,捷仑应该在背后下过苦工。
说不定还找过专业的演戏老师恶补过。
所以呈现出的“思考”是极其标准的入门级表演套路:皱眉,眯眼,微抬头。
表演系学生们戏称该表情语言为“谁在放屁”,因为感官上像是在嗅闻。
放到捷仑身上好吧,很合理!夫人浪太大,雪太白,艿太香,换谁也想嗅两口!
“杰诚,你怎么看?”老某子再次问道。
尼玛,又挑战我的软肋?哪个导演经得起这样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