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念念繁星 > 180190(第1页)

180190(第1页)

181?第12章

◎小老虎,我想问你个问题。◎

祝繁星并没有那么着急,这就像做数学卷子,匆匆忙忙做完后,要再次检查、验算,才能确保得到的答案是正确的。

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连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何况是人心?祝繁星心中是有了答案,不代表陈念安也有了答案。她想,她需要观察,用心去感受,相信,有些心思是藏不住的。

这短短的两天两夜,他们从久别重逢到共居一室,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逛街,她没有压抑自己的感情,有意无意地向陈念安传达着她的心意,并得到了各种奇妙的反馈。

此刻,当陈念安主动牵住她的手时,祝繁星终于确定了验算结果,答案没有变化,这让她既心酸,又高兴。

只是,陈念安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也没有说什么,就那么直愣愣地牵着她的手,走进了甜品店。

祝繁星很有些为难,这层窗户纸曾被陈念安戳破过,又被她给糊上了,糊了一层又一层,如今,要怎么才能再戳破呢?

疫情期间,甜品店的生意很一般,大厅空荡荡的,只坐着三桌客人。一桌是两个女孩,另一桌是一对小情侣,吃东西时黏糊得要命,先是互喂食物,再挨在一起自拍,最后居然旁若无人地亲了起来。陈念安刚好面对着他们,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里看。

祝繁星发现了他的异样,扭头一看,“呦”了一声,赶紧转回脑袋,笑道:“人家亲嘴,你脸红什么?”

陈念安用手撑着额头,能挡住视线:“我就是觉得,这是公共场合,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是吗?我倒是能接受哎。”祝繁星说,“可能是因为我在巴黎待久了,见得比较多,法国人习惯随时随地向伴侣表达爱意,别说年轻人了,就算是老夫妻,也会在公共场合接吻,还蛮浪漫的。”

陈念安摇摇头:“我……不太能接受。”

“你也算文艺行业从业人员,连这样都不能接受,还怎么写出甜甜的恋爱剧?”祝繁星话锋一转,“而且……我记得,有个人可是当着一万人的面和女孩亲过嘴哦。”

陈念安的耳朵尖儿迅速变红,撑着额头的手往下一压,干脆利落地捂住了整张脸,祝繁星笑得不行:“好了好了,不逗你了,快点吃,吃完就不用看戏了。”

他们坐在角落,一个吃杨枝甘露,一个吃冰镇红豆汤。

等那对情侣走了,陈念安才把手放下来。

“我这个味道还不错,你的呢?”祝繁星问,“红豆汤好吃吗?”

陈念安说:“一般,甜了点。”

祝繁星往他碗里瞄:“我想尝尝。”

陈念安把碗一推:“你尝。”

祝繁星从他碗里舀起一勺红豆吃进嘴里:“嗯,是甜了点,这种其实自己家也能做,我都会煮红豆汤,你不如点个家里不容易做的甜品。”

陈念安说:“没有什么甜品是家里不能做的,我只是懒得去买材料,而且我一个人,做出来也吃不完。”

祝繁星说:“马上要变成三个人了,你可以做给我们吃。”

“可以啊,你想吃什么就和我说,我去网上学。”陈念安笑着说,“到时候我把材料买齐,在家做给你和满宝吃。”

“好呀。”祝繁星喜笑颜开,“杨枝甘露,我先点个单。”

吃完甜品,两人原路返回,这一次,牵手牵得极其自然。会有路人因为他俩的身高外形而投来目光,陈念安也没有额外的反应,一路紧握祝繁星的左手,给她介绍附近的美食,什么铜锅涮肉,老北京炸酱面,还有些川菜店、湘菜店,他都光顾过。

“你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嘛。”祝繁星笑问,“你一个人来的,还是和朋友一起?”

“和朋友一起。”陈念安说,“来北京后,认识了几个编剧朋友,都和我差不多年纪,有时候我们会互相介绍工作,也会试着合作。做我们这行,不能有文人相轻那种心态,多个朋友多条路,资源总共就那么点儿,在北京,一个人单打独斗是很困难的。”

他对祝繁星讲述起自己与那几个编剧朋友相识的经过,有男有女,全是年轻人,他们在出租屋喝酒,热烈地讨论剧本,互相学习,互相勉励,碰壁了又互相安慰,两年时间,有人熬不下去,离开了北京,有人还在坚持……

陈念安说:“姐,我非常喜欢现在的工作,啊,不是做中介,是做编剧。我心里有很多很多故事想写出来,哪怕现在没有条件,为了赚钱,只能按照资方的要求写,也是在为将来打基础。我还年轻,我相信,总有一天我可以不顾一切地写,不受人左右,只写我自己心目中的故事。”

祝繁星捏捏他的手:“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很幸福的事,你肯定能做到的。”

陈念安与她相视而笑:“不过,我对自己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成功’的概念太宽泛了,有人想要钱,有人想要奖项,有人想要爆款,我其实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只想靠自己的本事在这行混口饭吃,写的剧本能署上我的名字,我就满足了。”

“你要求这么低啊?”祝繁星说,“至少先Dream一个百万稿费嘛。”

陈念安笑着摇头:“不Dream,尽力就行。”

祝繁星看着他,能感受到陈念安的气质有了变化。

年少时,他就是个沉稳内敛的人,会让人觉得可靠,但那些年,她能察觉到他压抑的情绪,眉宇间似乎总藏着忧愁,还有那股子拧巴劲儿,也让她颇为头疼。所以,她曾劝他敞开心扉,别把烦恼压在心里,由衷地希望他能活得畅快一些。

而现在,他的性格底色并没有变,只是举手投足显得更从容、更淡定了,讲话时慢条斯理,微笑时温和自然,明明只有二十四岁,周身却泛着一股宠辱不惊的气场。

不是暮气沉沉,而是非典型的“生机勃勃”,就像他那满露台的花花草草,藏在老破小的七楼,不是人人都能看见,但凡看见了,就能感受到那股蓬勃的生命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