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火光,杜槿用木棍在地上划出谷中药田的方位:“北峰霜重,夜里需熏烟防冻,田间用草帘覆盖护苗。南麓多鼠兔,可在药田四周种上荆棘驱赶。溪谷里虫害难免,好在咱们有不少帮手。”
阿流不解:“哪里来的帮手?”
“走地鸡呀。”杜槿眼角带笑,“这回带来了两百只鸡苗鸭苗,养大了可是捉虫好手。”
阿冬在东南画了个圈:“不如就将鸡鸭养在东南的溪谷里,那边离水源、稻田和杏林近,又是下游下风,不用担心脏乱。”众人纷纷颔首,皆觉得合适。
“药库可建在村子的西边,那里还有个背阴的溶洞,正合适贮藏。”林听接过树枝,在村西划了条线,“日后山路直接修到山谷入口,方便运送药材。”
地上线条渐渐勾勒出完整的布局,杜槿点头:“如此甚好。至于书中所载不同草药的种植法,未必适合谷中水土,日后还需慢慢摸索。”
阿流应下:“明白,先依古法试行,遇事再做调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有应对的法子。”
众人围着篝火讨论得极热烈,将育苗施肥等事细细定下,谷中诸事逐渐明晰。
此处世外药谷,日后依傍羁縻山之险峻,兼有狼骑日夜巡守,外人难进,安全无虞。谷中引山泉灌溉,耕种养殖自给自足,各处药田四季采收,便可源源不断向青山药行供应大量奇珍异草。
林听眼中映着跳动的火焰:“给我们半年时间,定将这青杏谷建成一方乐土,绝不辜负!”
谷中安置、种药之事上了正轨,杜槿一行人便出发回村。阿息保率二十名狼骑跟随,将以护卫之名护送青山药行前往洪州。
因着这次要给四家药铺供货,队伍浩浩荡荡,十辆乌篷大车在村口排成了长龙。每辆车辕上都插着青山药行的青底白字药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领队的赵方平策马行在队首,后面是莫大岭、孟北等村中青壮。狼骑们护卫左右,腰挎弯刀,高鼻深目,看着十分彪悍,等闲人不敢招惹。
他们已是第三回走洪州商路,对路线了然于胸,加上这次又有狼骑护卫,众人并不担忧安全。
商陆在道旁叮嘱胡骑:“行事前多思索,莫主动惹事。若遇意外优先保命,安全第一。”
阿息保应下:“明白,咱只是护送商队去卖药,又不是去打仗,得夹起尾巴做人。这次没带乌萨,就是怕他那暴脾气坏事。”
商陆低声道,“洪州有洪帮盘踞,莫要招惹。”
“晓得了,大夏和北边不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阿息保笑道,“我们也不是三岁小儿,你就别操心了。”
商陆面无表情:“你们心里有数就行。”狼骑一向桀骜,也不知能不能做好这护卫工作。
赵方平神采奕奕道:“商郎君放心吧,先前你们不在村里,这条线我们自己也走过,稳妥得很!”
送别众人后,杜槿二人沿着□□回到后山竹林小院。
推开竹门,吱呀声惊飞了花架上的山雀。阿鲤和阿荆正头挨着头,安静卧于廊檐下酣睡。
院中静谧而安详,日光透过竹叶,在他们身上投出斑驳温柔的光影,唯有山风和竹林沙沙声响。杜槿和商陆对视一眼,蹑手蹑脚将两个孩子抱进房中。
山中日子飞快,杜槿不用操心采药、炮制和商队的事情,久违地过上了安稳生活。
闲来无事,她索性在家中开了义诊,给附近村民看病。消息传到青阳县,听闻那位赫赫有名的杜大夫开诊,上门求医之人接踵而至,连黎州都有人慕名而来。
白清越一进青山村,立刻被这幽美村落折服。碧绿山坳间,屋舍俨然错落,淙淙山泉穿村而下。村口水车吱呀转动,田间还有三两农人埋首耕作,一派怡然乡村之景。
“既得山水之利,又有人力之勤,村民安居乐业。”白清越喃喃道,“实乃书中所言之世外桃源。”
心底赞叹片刻,见迎面来了两个妇人,他便上前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