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我在边境种药发家 > 第 54 章(第2页)

第 54 章(第2页)

兰婶刚从地头回来,正同村中妇人说笑:“上回蔓娘给介绍了马尾村的屠户,家境不错但个头极矮,可惜了!”

“赵家嫂子,依我看,男人的个头倒是无所谓,能好好过日子才要紧。”旁边的妇人劝道,“前头那书生才是不妥,跟着他吃糠咽菜,苦日子没个头!”

兰婶正要附和,却见迎面走来一清瘦郎君,长衫洗得褪色,手肘和袖口补丁摞补丁,可不正是白家大郎!

白清越叉手行礼:“这位婶婶,鄙人青阳县白清越,特来青山村求医,敢问杜大夫的居所是在何处?”

“呃,就在村西头山坡上,竹林里那户人家。”见他还搀扶着一位老妇,兰婶忙挂上笑,“白家郎君,你这是带母亲来看病?”

“正是,我母亲双膝刺痛、多年不愈,听闻杜大夫开了义诊,特来求助。”白清越扶着母亲道。

待人离开,旁边的妇人捣捣兰婶:“他就是白家大郎?看着倒是清俊,可惜家中实在贫穷。”

“唉,如今已是不相干的人,先前那事儿可别说出去!”兰婶暗自庆幸上回未曾露脸,只寻了周围街坊打听,否则如今真是尴尬得紧。

白清越寻到竹林小院,西厢药房人来人往,堂屋檐下更是挤得水泄不通,一时有些无措。

赵风敲敲桌案:“看病的?来这边挂……挂号!”

白清越摸不着头脑:“这位小郎君,敢问挂号所谓何意?”

“就是登记好名姓排队,等会儿排到了我自会喊你。”赵风努努嘴,“名字、籍贯、病人是郎君还是娘子?”

旁边等待的百姓已开始焦急:“赵家大郎,如今排到几号了,还有多久到我们?”

赵风仔细核对名册:“方才进去的是十二号,下一个是安远县隋七朗。老丈,外头院子设了桌椅,可稍作歇息。”

白清越登记好,忙将母亲扶到院里坐下。几个村妇抬来木桶和竹碗,扬声道:“天气炎热,杜大夫给大伙儿供应了消暑的绿豆莲子汤!每人一碗不要钱!”

白母喜道:“杜大夫真是位大善人,义诊还有消暑汤水!”白清越点头:“这院里张罗得也十分有序,繁而不乱,考虑周全,是有大智慧之人。”

正等待时,院门吱呀打开,进来一个颀长健壮的身影。白清越抬眼望去,忍不住心中一惊。

此人身量极高,胸膛饱满,五官挺立如刀刻,竟是个北地胡族!

他在院中扫视一圈,灰蓝色双眸锐利如鹰,长腿一迈就进了内室。

旁边百姓窃窃私语,“这人是谁?”“你不知道吗?他就是杜大夫的夫君。”“怎么是个胡人?”“这两年不少胡人迁来黎州,都是前凛国来的,见怪不怪了。”

一老妇闭目道:“你们有所不知,杜大夫身边有胡奴也是正常。”众人纷纷追问。

老妇轻捻手中佛珠:“杜大夫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座前侍药玉女,此番降世济人,身边自然会有夜叉大将化身跟随,护持正法。”

院中顿时哗然,众人将信将疑:“这……这也太过玄奇。”

老妪喝道:“老身亲历宝通寺大难!当初寺中病者甚众,无药可救,若不是杜大夫奉药师佛慈悲之道救治苦厄,不知要死多少百姓。”

百姓中有人附和,“难怪!听我家一亲戚说,当时数百人冲进庙里要打杀庸医,杜大夫一个人就在佛堂前挡住了大伙儿。”“杜大夫的药方和防疫法确实救了不少人。”

老妇闭目:“我当时看得真切,当时佛堂内现七彩琉璃净光,定是药师如来显灵!”

“听闻杜大夫身边还有不少胡人护卫!那些人凶悍桀骜,面目丑怪,为何偏要用他们?若是如此倒也说得通了。”

白清越心中又惊又疑,在门外候了半个时辰,终于进到内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