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继明家的两个儿子儿媳在官道支了个摊子,卖煮好的蕨根粉,配上下饭的菌菇酱,操作简单,而且广受好评。
官道上现在来往的商队多了起来,蕨根粉和菌菇酱都方便携带,所以很多商队一买就是许多。
除去成本后,所赚得的钱五五分账,光这半年,翟继明一家子就靠卖蕨根粉盖起了青砖瓦房。
而何春花也用所赚来的钱给柳大夫建了医馆。
二娘和梦茹一起跟着柳大夫去镇上摆摊做了几回义诊,一下子就将名声打了出去。
又加上好些邻村的成天来送草药、蕨根、菌子,也是第一时间知道了李家村开了个医馆。
所以镇上那家黑心药铺的生意一下子一落千丈。
很多人宁愿多走些路到李家村来看病,毕竟这里的老大夫医术精湛不说,开的药也不贵。
黑心药铺的掌柜还带着人来闹过一次,结果自然是被李满仓打的皮青脸肿。
而且,他们事后也打听了,医馆开门时,郑县令还带着人送来了牌匾,人家这是有后台,他们哪里惹的起。
郑县令来送牌匾时,还带来了好几个镇的亭长,一群人吃了晌午饭就在村里四处溜达,俨然把李家村当成了模范代表。
霍知雨和戴秀才的房子也在下雪前完了工,她们的房子虽然不大,但是也铺了地砖,十分精致。
第三年的时候,村里一起凑钱盖了个学堂,李家村的娃子不分男女可以免费上三年学。
随着别的村娃子也来求学,戴秀才明显应付不过来了,何春花特意去县城里找来两个教书先生和他一起。
这几年在李家村的带动下,不少村的日子也跟着好过了起来,所以也乐意交二两银子让自家孩子跟着认几个字。
大贵在大年初八这一天终于抱得美人归,何春花那天早上送霍知雨出嫁,姐妹俩拉着手哭了好半晌,直把霍知雨哭成了个大花猫,惹得村里人笑了好久,说大贵成了拆散她们的恶人。
霍知雨盖房子所花的钱完全是她自己挣来的。
打从盛夏开始,何春花就让村里人上山挖药时顺便捉兔子回来养着。
等秋收过了,她就开始收兔子制皮子做衣裳。
霍知雨的手艺加上何春花的创意,做出的兔皮衣裳非常受欢迎。
又加上有方公子助力,直接让自己娘组织了一场《贵妇茶话会》,他娘把新得的衣裳一穿出来,就有不少人问,每个人都是几套几套的下订单,就连州府大人也穿上了何春花的兔皮斗篷。
那些兔肉都被何春花做成了肉干,然后由李满仓送去了西山大营,走了他哥沈长云的门路,换了好几箱制兔皮要用到的硝石。
这一年春天,大家都在地里忙活,准备起垄种苞米。
郑县令又带着人来学习了,何春花瞅着空子将郑县令叫到了僻静处,拿出她纠结了好久的辞呈。
郑县令看清楚信封上的字之后,便哼了一声,“怎么着?忙着数钱所以没空管村里的事儿了?”
他可是清楚的很,去年秋天何春花就和知州大人的外甥还有百草堂的谢老的外孙女一起在李家村开了个厂。
现在整个渝州府谁不知道益母草颗粒和板蓝根颗粒?
特别是板蓝根颗粒,已经是许多人家中的常备药。
听说他们今年还把这种药卖去了京城,三个人赚得是盆满钵满。
不说别的,就说这妇人身上穿的缎面的绣花袄和头上戴的金簪,可是比许多富贵人家都要看着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