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霓裳红妆[八零] > 生离死别(第1页)

生离死别(第1页)

周慕晚是被阳光晃醒的。

她眯着眼睛伸手去摸手机,却摸到一张便签纸贴在额头上。

母亲的字迹龙飞凤舞:"医院复查,锅里有粥"。床头柜上摆着半杯凉透的蜂蜜水,杯底沉着两粒枸杞,这是父亲的习惯,说是能缓解熬夜后的头疼。

窗帘没拉严实,一道金线斜切过蓝印花布的被面。周慕晚盯着被面上有些脱线的仙女星座刺绣,恍惚想起这是母亲怀她时一针一线绣的。昨夜临睡前,母亲还念叨着要给她换床新被子。

手机显示上午十点十七分。

家里静得出奇,连父亲养的那只画眉鸟都没出声。周慕晚趿拉着拖鞋去厨房,砂锅里的小米粥还温着,旁边瓷盘扣着两样小菜,酱黄瓜和母亲自制的腐乳,都是父亲老家口味。

她正盛粥时,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跳动着"妈妈"两个字。

"晚晚。。。"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有些失真,"你叔叔走了。"

勺子"当啷"掉进锅里。周慕晚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这个"叔叔"是谁,周叙景,父亲的异母弟弟,那个她二十年来见面不超过十次的瘦高男人。

记忆里最深的是他总带着一身烟味,但每次来都会悄悄塞给她的金币巧克力。

"爸呢?"

"在协和医院。"姜晚星顿了顿,"他。。。坚持要亲自给叙景换衣服。"

周慕晚胸口发紧。她记得父亲说过,周叙景有洁癖。

赶到医院时,走廊尽头的阳光正好。周慕晚看见父亲站在窗前,母亲坐在轮椅上,正把保温杯递给父亲。

"爸。。。"周慕晚刚开口就哽住了。

周叙白转过身,她第一次发现父亲的眼睛可以那么红,像是把前半生没流的泪都攒在了这一天。

姜晚星转动轮椅过来,握住女儿的手:"去劝劝你爸。从早上到现在,水米未进。"她的手冰凉,腕间的住院手环勒出浅浅的红痕。

太平间外的长椅上,周叙白正捧着本相册。周慕晚轻轻坐下,看见褪色的照片里是两个穿海魂衫的男孩,年轻的父亲搂着弟弟站在栈桥上,弟弟的裤脚还卷着一只,露出细瘦的脚踝。

"我比他大好几岁。"周叙白突然开口,手指抚过照片边缘的锯齿,"他出生时我正在准备高考,回家看见摇篮里多了个皱巴巴的小东西。"他轻笑一声,"像只没毛的猴子。"

周慕晚靠上父亲的肩膀。

"其实。。。不算亲近。"周叙白合上相册,"我下乡,他上学;我回城,他出国。最后一次见面是。。。"他顿了顿,"你奶奶葬礼。"

周慕晚想起那个阴雨绵绵的清明。

当时才上初中的她躲在母亲身后,看着父亲和叔叔站在墓碑两侧,像两棵互不相干的树。

"但他去年。。。偷偷来医院看过你妈。"周叙白的声音突然发颤,"带了一盒瑞士买的靶向药,说是。。。朋友多余的。"

走廊尽头传来轮毂声。姜晚星端着一次性饭盒过来:"老周,多少吃点儿。"饭盒里是医院食堂的饺子,还冒着热气。

周叙白摇头,却突然抓住妻子的手:"晚星,记得吗?那年你第一次来我家,叙景把番茄酱打翻在你新裙子上。。。"

"记得。"姜晚星用拇指抹去丈夫眼角的泪,"那小子吓得躲进衣柜,还是我用五块巧克力哄出来的。"

周慕晚注视着父母交握的手,父亲的手背上浮现着青筋,母亲的手指关节有些肿大。

这两双手曾牵着她走过故宫的石板路,扶着她骑上第一辆自行车,如今又在生命最沉重的时刻紧紧相扣。

葬礼定在三天后。

周慕晚没想到父亲会坚持按老家规矩操办,在八宝山租了最小的厅,却亲自去稻香村订了全套祭品。她跟着父母去叔叔的公寓整理遗物时,发现床头柜里整齐码着十几盒没拆封的药,全是德文标签。

"他学医的。"周叙白拿起一盒药看了看生产日期,"自己病了倒讳疾忌医。"

周慕晚打开衣柜,消毒水味扑面而来。所有衣物按颜色排列,衬衫袖口都用别针别着洗涤说明卡。最里侧挂着一件儿童尺寸的海军衫,标签上写着"周叙白,1965"。

"这。。。"

"我小学汇演的衣服。"父亲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声音沙哑,"他竟然留着。"

葬礼那天下着小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