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她在国子监混得风生水起 > 第100章(第2页)

第100章(第2页)

纪珈芙又道:“从前在上京时,我只想着要出去,可出去了才知外面是何模样,幸好苍天有眼,叫我们等来了段大人,等来了赤焰军,也多亏了陶陶。”

前头两个称呼明宣帝都能听懂,后面那个对他来说有些陌生,他下意识反问:“陶陶?”

问完之后他又倏然反应过来,这些孩子里是有个姓陶的,他扫了一眼,还不等他再问这陶陶是谁,纪珈芙就忙指了指与她隔着两个席位的少女:“陛下,就是她,陶霁,鸿胪寺卿陶大人的女儿。”

“是她出了那些主意,我们才能守着云州城拖到援军来的!”

陶庆之见陶霁还看着明宣帝,忙小声道:“还不快见过陛下!”

陶霁也没想过纪珈芙会忽然在明宣帝面前提起自己,定了定心神,她起身,清冽的声音还带着那股能令人心安的力量,一开口,登时响彻大殿:“见过陛下——”

明宣帝打量着这个模样瞧着尤其乖顺的少女,倏地忆起先前在城外,就是她被谢栯抱下了马车。

他按下心中那股要打探八卦的心思,问:“朕倒是听过陶卿的长女嫁给了贺家的小儿子,也听说过陶卿还有个次女进了国子监,你说说,都出了些什么主意?”

陶霁垂着眼,只看着明宣帝身上的龙袍一角,她朗声道:“回陛下,这要多亏了于我们有恩的草原人。”

“反贼早已知晓我们一行人会抵达云州,她想将我们俘获,好逼迫陛下割让城池,逼迫我们的父亲倒戈相向,若无他们,反贼早已生擒我们。”

“蔺将军曾说过,在绝对的实力压制面前,若无胜算,只能智取,因为反贼忌惮乌日图王庭的势力,不会一次性将所有叛军都放进城,这便给了我们机会。”

“臣女曾有幸在晋州一战中活了下来,万不得已,只好利用此事将晋州的百姓聚集在一起,之后利用火油沟、绊马坑等陷阱,以退为进,引反贼入网,又加之傅书芩与草原人接应,成功搬来救兵,这才令云州城脱困。”

“此战得胜,并非是臣女一人的功劳,其他人也和臣女一样,都在以命相搏,云州的百姓也想活下去,他们与我们共进退,这才成功等到了段大人与赤焰军前来相助。”

她初见帝颜,脸上却毫无惧意,便是答话时背脊也挺得笔直,声音更是响彻整个集英殿,叫朝臣们都定定看了她半晌,暗道陶庆之真是生了个好女儿,这般胆识与魄力,若不是心性坚韧,又如何能带领其他人守住云州城?

蒋翎看了眼蔺谦,见他面上难掩诧异,便也清了清嗓子,起身说道:“陛下,臣女自幼跟在舅舅身边习武,当时却也差点倒下,是陶陶和我们说,未陷绝境,唯有坚守,她能从晋州那一战活下来,同样也能带着我们从云州一战活下来。”

未陷绝境,唯有坚守。

明宣帝心中大为震撼,反复咀嚼着这八个字,他再看向陶霁时,眸中已满是赞赏之色。

他重新回到龙椅之上,扬声道:“好一个未陷绝境,唯有坚守,陶卿,你这女儿当真不错,朕今日要赏个身份给她,你可有异议?”

陶庆之早在陶霁说出晋州时就暗暗叫苦,虽说他如今早已后悔,想在以后的日子里弥补她,可面上到底是有些挂不住。

她在集英殿上将此事说出来,以后那些同僚不就都知道他将亲生女儿丢去了晋州吗?他如今是真悔了,同时也有些畏惧陶霁,他竟不知他的女儿还有这般好颜色。

此刻揣摩着明宣帝的意思,他不得不起身走入殿中,同时使眼色叫陶霁也过来一并跪着,这才答道:“臣不敢有异议。”

明宣帝招来内官,再度看向殿中的少女,道:“鸿胪寺卿陶庆之次女,聪慧机敏,有勇有谋,于云州一战力挽狂澜,奇计破敌,实为天下女子之表率,可封安定县主,赐岁禄,另赏金鸾红缨枪,主者施行。”

陶霁一怔,抬眸看向明宣帝。

明宣帝笑得温和:“好孩子,你说你从晋州来,想必从前也吃了不少苦,你也是朕的子民,这是你应得的。”

这话听在陶霁耳里就如自家长辈在说寻常关怀之言,她鼻头一酸,连忙俯身:“臣女谢陛下赏赐。”

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少女被册封县主一事,其他朝臣们都没甚么异议,无他,他们自家儿女都坐在席上看着她笑得一脸不值钱的模样,显然是真心实意替她感到高兴的。

明宣帝又一连给其他人下了好些赏赐,恨不能将宫里一些稀罕玩意儿都赏给这群年轻人。

待轮到谢栯时,明宣帝不动声色地看了眼陶霁,面上闪过促狭之色。

他笑道:“世子,你出去一趟收了心,人瞧着也稳重了不少,听说申昌郡一事你立了大功,朕允许你向朕要个赏赐,机会只有一次,你可得把握住了。”

一句话,就叫其他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谢韫看向跪在殿中的儿子,心中也颇为赞同明宣帝的话,他如今瞧着有模有样,的确是稳重了些。

国公爷想着,儿子既已稳重了,想必也能学会如何与帝王周旋,这个赏赐定然是要推脱一番才好。

想着想着,他就又把目光投向儿子。

下一刻,就见他儿子扬着唇,指着方才被册封成县主的小姑娘,笑得明朗:“我已体会过什么是生离死别的滋味,我什么赏赐都不要,只要她一人。”

“陛下,我倾慕安定县主已久,同伴皆已见证,请陛下赐婚,将安定县主指给我为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